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

同理心

  同理心
黃志隆

    身為一位教師,對於教學總是不斷在汲取各式各樣的經驗,以充實自己的涵養,彌補教學技巧不足,如此方能使教學品質日益提昇。

    羅吉斯曾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,認為學習者是學生,藉由學習過程中去獲得體認,去接納,去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,達到自我的成長,教師只是站在引領、輔導的角色,而非傳授者。

    過去,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,丟下來的往往是教師自我的經驗,並非是學生心領神受。要求特質、能力不一的學生,接受同一套固定的東西豈不是同於工廠製造產品,在塑造一批沒有自我的學生,壓抑學生潛在能力與自我成長的能力,無怪乎學生獨立判斷能力之弱。所謂「學習」乃是「學會」如何「自我學習」,強調自主性,經過不斷的衝突,修正、繼而整合內化,方能達成學習的目標。

   每位教育伙伴總是會不斷地以輔導、指導、協助、溝通的立場與學生互動,儘管有時仍會禁不住強調自己的經驗,但絕大部分仍是以鼓勵學生追求自我經驗的重要:數學讓學生多作橫向思考,文學讓學生追求創作、突破,閱讀讓孩子建立興趣與邏輯思維寫作之能力、道德問題作批判性思索,澄清自我價值觀等....。

    教師須拋下身段,融入學生的生活領域,站在學生的立場,感受學生經驗,注意個別差異以俾於教學方式、內容品質的提昇,羅吉斯主張「同理心」即為此意。


    古言:「教學相長」,教學過程中並非只有學生獲益成長,教師也會是最大贏家,唯有自「教」中求「學」,不斷累積經驗,方能有效提升教育品質!